袋式过滤器通过物理拦截实现固液或固气分离,其结构由以下核心部件构成:
过滤容器(筒体与筒盖)
材质:通常采用不锈钢(如304、316L)或碳钢,耐腐蚀且强度高。
密封设计:通过摇锤式环首螺栓、快开机构或液压装置锁紧顶盖,确保高压工况下的密封性,防止泄漏。
进出口设计:多为侧进底出或底进底出,便于流体均匀分布和排渣。
支撑网篮
材质:金属(如不锈钢)冲孔网或编织网,提供结构支撑。
作用:固定滤袋形状,防止滤袋因流体冲击而变形或破裂,同时允许滤液通过。
滤袋
材质:根据过滤需求选择聚丙烯(PP)、聚酯(PET)、尼龙(NYLON)或玻璃纤维等,耐温范围从常温至300℃以上。
精度:过滤精度范围广(0.5μm-200μm),通过更换不同孔径滤袋实现灵活调整。
结构:滤袋口部通常配有塑料环或金属环,便于固定在支撑网篮上。
辅助部件
压力表:监测进出口压差,判断滤袋堵塞程度。
排气阀:排放过滤器内空气,确保流体充满滤袋。
排渣阀:底部设置,用于清理截留的固体杂质。
袋式过滤器通过“压力驱动+物理拦截”实现过滤,具体流程如下:
流体进入与分布
待过滤流体(液体或气体)在泵或压力作用下,从过滤器侧部或底部入口进入。
流体冲击滤袋表面后,因支撑网篮的均匀分布作用,沿滤袋内壁向四周扩散,避免局部过载。
固液/固气分离
表面过滤:大于滤袋孔径的颗粒被直接拦截在滤袋表面,形成初始滤饼层。
深层过滤:微小颗粒进入滤袋纤维内部,通过吸附和机械捕集作用被截留。
拦截机制:
滤液排出:清洁流体透过滤袋纤维间隙,沿支撑网篮壁流向过滤器底部出口,完成分离。
压差监测与滤袋更换
随着滤袋表面杂质积累,过滤阻力增大,进出口压差上升。
当压差达到设定值(通常为0.05-0.1MPa)时,需停机更换滤袋:
关闭进出口阀门,打开排气阀释放压力。
打开筒盖,取出堵塞滤袋并丢弃。
安装新滤袋,确保密封良好后重新启动系统。
模块化设计
支持单袋、双袋或多袋式配置,处理量灵活可调(单袋式处理量约1-50m³/h)。
进出口方向可定制(侧进底出、底进底出),适应不同工艺布局。
高效过滤与低维护
滤袋侧漏概率低,过滤精度高(可达0.5μm),满足高卫生要求场景(如食品、制药行业)。
滤袋更换便捷,操作成本低,无需复杂清洗流程。
耐压与耐腐蚀性
优质不锈钢材质可承受高压(最高1.6MPa)和高温(300℃以上),适用于苛刻工况。
内外表面机械喷砂抛光处理,减少污垢附着,易清洁。
袋式过滤器广泛应用于以下领域:
化工行业:原料预处理、冷却水过滤、催化剂回收。
制药行业:药液过滤、空气净化、废水处理。
食品行业:原料水过滤、饮料澄清、糖汁脱色。
电子行业:高纯水制备、清洗剂过滤。
环保领域:电镀废水重金属去除、工业废气除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