深层过滤
毡滤料(针刺毡、水刺毡、压缩毡等)具有更细小、分布均匀而且有一定纵深的孔隙结构。毡滤料厚度通常为1.5~2mm,而其纤维层的纤维直径为10〜20口1«,亦即在滤料厚度范围内具有数十层孔隙,而且孔道曲折。含尘气流穿过毡滤料时,部分尘粒被表面的纤维捕获,部分尘粒渗入纤维层内部孔隙,逐渐形成具有一定纵深的过滤层(图1);同时,进入纤维层内部的粉尘较为稳定,不易受清灰的影响。毡滤料的这种深层过滤,比织物滤料具有更高的除尘效率,而且效果稳定。因此,毡滤料除尘效果对一次粉尘层的依赖程度低于织物滤料。
深层过滤的缺点是,随着过滤的延续,进入滤料深层的粉尘逐渐增多,导致阻力持续上升,除尘器的处理能力持续下降,直接影响滤袋的使用寿命。
表面过滤
表面过滤是在常规滤料的表面涂覆一层微孔薄膜,薄膜的孔径为0.2〜2. 0內,微孔密度为每平方英寸数亿个孔隙,主要依靠筛 滤效应能将大部分尘粒阻留在薄膜表面(图2),起到一次粉尘层的作用。
目前世界上所用的薄膜都是ePTFE (膨化聚四氟乙烯)膜,除了优良的过滤性能之外,该膜还有其他材料所不具备的不粘性,因而粉尘剥离性能突出,易于清灰。这种表面过滤材料既不特别依靠粉尘层的作用,又能阻止尘粒进入滤料深层,在获得更高除尘效率的同时,也使清灰变得容易,从而保持低的压力损失。
需要注意的是,尽管表面过滤可以将大部分粉尘阻留在滤料表面,但其捕集粉尘仍然 不能说绝对没有一次粉尘层的作用。在一项覆膜滤料动态滤尘试验中,分别测定覆膜滤料试样在未容尘时,以及经过老化和稳定化处理后的除尘效率。结果表明,容尘前的效率低于容尘后,差别虽然不大,但还是证明在表面过滤中一次粉尘层的作用仍然存在。对于其他类型的膜过滤材料,表面的孔径稍大于ePTFE薄膜,应当认为也属表面过滤,其容尘前后除尘效率的差别也不同程度地大一些,亦即一次粉尘层的作用相应地高一些。